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之声

应急演练:解决地灾防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关凤峻 发布时间 2016-03-02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是解决地灾防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现场版的参与互动式培训。应急演练挽救了大量的生命,应急演练要继续年年坚持,并走出一条规模演练和简易演练并举的路子。

  地灾防治的根本目的是减少人的伤亡。为此,我们开展调查、排查巡查复查、监测,建立应急体系等一系列工作,这些都是必要的前期基础工作,都是为减少人的伤亡这个根本目的服务的。应急演练则是在所有前期工作基础上,模拟地灾发生监测预警、应急避险的过程,所以说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地灾防治减少的是受威胁群众的伤亡,所有的防治措施最终的落脚点和成效,体现在受威胁群众临灾前要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撤离、听什么样指令、听谁的指令撤离,要知道沿着哪条路线、往哪里撤离。理论的指导和宣传培训固然需要,而应急演练这样在地灾隐患现场、让受威胁群众参与、有指挥有组织的培训,能让群众马上就能记住听谁的指令、往哪里撤离。

  近年来,成功临灾避险的报告、报道越来越多,令人感到欣慰。特别有一些就发生在演练之后的一两天或很短的时间,受威胁群众“熟门熟路”撤离,尤其是数千人有条不紊地撤离,让人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感到应急演练十分必要。可以说,应急演练这一防治措施成效十分显著。

  毫无疑问,应急演练今后还要年年搞。应急演练能直接挽救人的生命,还是最好的宣传和培训,能使受威胁群众有真情实景的感受,能使地方干部和各相关部门有实际参与的配合,一次演练产生的社会影响和防灾效果有时是难以估量的。汪民副部长在汛期地灾防治视频会讲话中,就明确要求“所有地灾隐患点都要搞至少一次应急演练”。

  地方各级政府组织的大规模应急演练虽然“劳民伤财”,却是非常必要的,是带动、是示范,也是探索。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必将对提高我国地灾应急避险能力作出“摸得着、看得见”的贡献。

  然而,我国多达29万处地灾隐患,绝大多数是小规模的。一处隐患受威胁的人数不多,近年来造成人员伤亡的也主要是零星巨石崩落或小型滑坡居多,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大力开展适应小型隐患的简易演练。可充分利用睡前饭后零星时间,随机启动应急演练,重在明确预警信号,知道撤离跑道。这样的演练可以做到不花钱或少花钱,但效果有可能是非常明显的。

  如果所有威胁10人以上的隐患点每年都搞过至少一次演练,我们就可以肯定说,地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就一定会减少!

 

证书查询 |留言板|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