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之声

地灾隐患点为何“边治边增”?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洪曙光 发布时间 2020-07-22

前不久,因持续暴雨导致的高考延期,让歙县这个安徽小城走入了公众视野。其实,歙县所隶属的黄山市,几乎每年汛期都深受暴雨侵扰,属于地灾多发区。据了解,2015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9亿元,采取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等措施,积极开展地灾隐患点治理,共核销隐患点136处,但同时也新增了213处。

问题来了,地灾隐患点为何不降反升?

地质灾害的发生存在动力诱因。这个诱因有天然的,也有人为的。而黄山市“地灾隐患点不降反升”的主要原因则是人为因素的叠加。相关专家表示,一方面是工程建设影响不断加强。比如,近年来多地开展的“村村通”公路建设。南方山多路陡,如果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做好护坡措施,就容易带来塌方隐患。数据显示,黄山市2019年共发生16起因农村道路切坡造成的地灾险情,占地灾总数的16%以上。另一方面是农村切坡建房。像黄山市山多地少,农村“向山要地”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建房时盲目切坡,极易造成山体垮塌。2019年,黄山市因农村切坡建房引发的地灾约占地灾总数的50%。

其实,地灾隐患点“边治边增”的窘境并非黄山市独有,全国同类地区或多或少都有此困扰。笔者认为,要走出这一窘境,必须在加强隐患治理和做好地灾搬迁避让的同时,堵住人为造成地灾隐患的“漏洞”。

首先,要树牢“一盘棋”观念,做到令行禁止,通力协作。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要求,在实施水利、铁路、交通、能源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地灾防治要求,避免和减轻长远损失。当前,尤其要把地灾防治纳入乡村振兴的“大盘子”,在编制村镇规划中,切实做好地灾危险性评估工作,落实地灾防范各项措施。

尤其要注意处理好规划与投入的关系。就山区农村公路建设而言,工程耗资和施工难度相对于一般地区大得多,对此不能只简单地算短期经济账,而要将眼光放长远,在提高防护等级上下真功、求实效。如此一来,既可减少因地灾造成的各类损失,又可减少维护费用,何乐而不为?

其次,切实解决好切坡建房问题。一要加强建房选址管理。当地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村民建房的审批管理,选址时要充分论证,最好是邀请技术人员进行指导,选择安全稳定的场地建房。二要加强边坡安全管理。要指导村民对已有边坡支挡加固,保证边坡稳定。同时,要加强对边坡的安全监测,一旦发现开裂、掉块、冒水等滑坡变形前兆,立即组织人员撤离,保障村民的生命安全。

证书查询 |留言板|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