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之声

精耕细作 打造矿山生态修复核心技术体系

访全国政协委员、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召明

来源:中国矿业报 发布时间 2021-03-10

绿色是社会最大的财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对比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及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体现了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政策的延续性。

矿山生态修复是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压力依然较大,系统性稳定性不足,科技支撑能力尚待加强。作为从事生态修复20余年的民营企业,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草生态”) 依托“特色种业体系”及“小草数字技术”成功开展扎赉诺尔露天煤矿等大型标杆性项目,建立起一整套生态治理体系。未来,蒙草生态在矿山生态修复方面将如何充分利用政策机遇进行规划布局,提高修复技术科技含量,进一步完善生态治理体系?记者日前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召明。

中国矿业报: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印发的《矿山环境治理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区生产矿山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治理,历史遗留问题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矿山开采形成的露天“大坑”、公路铁路沿线、航线和城镇周边、草原森林、“黄河几字湾”等重点地区矿山环境治理基本完成。蒙草生态在矿山生态修复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对此,您有怎样的总体考虑?

王召明:我们通过实践积累了一些矿山生态修复的经验、做法。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好“特色种业体系”,在“小草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把过往经验数字化,从市场角度出发,为不同生态区域制订更加精准的修复方案;同时,整合科研院校单位进行技术集成和示范,创新打造修复后产业链。未来,蒙草集团将继续在矿山生态修复领域精耕细作、做专做强,制定矿山生态修复相关标准,打造矿山生态修复核心技术体系,做好后台支持。

中国矿业报:包括矿山生态修复在内的生态修复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自然恢复离不开本土植物和本土生态系统重建。蒙草生态从创建之初就致力于草原野生乡土植物的培育,未来将如何坚持和进一步发掘这一优势?

王召明:今年初以来,国家层面多次强调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推动育繁推一体化发展,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重大的利好。各省正在落实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我们也正在积极申请相关政策支持,在现有种质资源库的基础上,继续扎实做好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工作,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生态修复的可持续。

中国矿业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健全科技成果产权激励机制。这对蒙草生态未来在矿山生态修复方面的科技创新有哪些政策利好和指导意义?蒙草生态将如何利用好政策进行规划和布局?

王召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走“政产学研用”融合创新的路子。我国的科研主体目前多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其实企业也具备科研优势,是科研领域不可或缺的力量。此外,企业在大量的研发、生产、生态修复等具体实践过程中更容易发现需求、发现问题,也更有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共享矿山生态修复实践经验、破解矿山生态修复难题,我们通过自筹资金,加大科研投入,出资出智、融合政企研资源,积极探索总结了矿山生态修复、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

下一步,我们将利用这一政策利好,加快数字化技术与现代矿山开发体系融合,打造绿色矿山智慧数据平台,实现一图可视化,精准定位哪里有矿、有什么矿、数量多少、面积多大、生态状况如何等,精准匹配 “一矿一策” 的矿山生态修复解决方案,实现矿山生态修复前后指标对比可视化,生态预警、监测与远程智能管养护等功能。

中国矿业报:针对矿山生态修复,蒙草集团在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方面还存在哪些难题?有哪些新想法?

王召明:在矿山修复中,乡土植物更适应环境,可使环境修复效果更持久,这已经是行业共识。但矿区地质的复杂性导致了区域内乡土植物种子收集难、大规模可扩大和繁衍的土地少。

为解决这些难题,我们正在尝试将矿区复垦土地用作乡土植物培育基地,培育乡土草种甚至是当地的道地药材,实现土地的高效合理利用,提升经济效益。希望未来这一做法能被纳入绿色矿山建设相关政策中,推动种质资源在矿山生态修复这一细分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大范围推广。同时,我们还将针对不同地域的矿山原始生态,筹建矿山修复专项种子库,为矿山修复提供种子保障。

解决了有种可用的问题,如何因地制宜为生态“开良方”就是另外一大难题。矿山生态修复过程相比其他生态修复类型,人为干预环境因素更多,要想实现可持续的生态修复效果,需要仔细分析过往工程案例的植物配比方案,形成有数据支撑的沉淀和积累,才能搭配出真正可以适应复杂生态环境的适用种、生态良种。在解决乡土植物扩繁问题的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好“企业+农户”这一模式,既解决企业扩繁用地难题,又能为农牧民创收,打通产业链套,形成产业规模,造福一方水土、一方人民。

中国矿业报:2019年以来,自然资源部陆续出台了《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自然资规〔2019〕6号)、《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194号)等政策文件。在实践中,各地在矿山生态修复过程中也在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科学性修复、开发式治理。对此,您有哪些好的想法和建议?

王召明:首先,从空间尺度上,矿山生态修复要融入到国土空间整体规划,融入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治理,要实行各种生态要素的“一体化”修复。矿山生态修复不是简单的地质灾害治理和植树种草、绿化美化,需要从“山水林田湖草”和“沙”全方位的视角去研究,要对当地的土壤结构、退化状态、原生物种、局地气候、降雨量、肥力等进行全面调查,再选育原生性的野花、野草等乡土植物,依据草原生态研究数据进行修复改善;甚至要引入蚯蚓、蜜蜂、菌群等,恢复完整的生物链条,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共同体,实现生态功能和多元化应用发展。

其次,矿山生态修复要加强政策引导、措施落地、示范引领,“出实招”“有实惠”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鼓励第三方专业化公司治理。同时,要紧密结合国家相关政策,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证书查询 |留言板|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