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之声

推动地质工作创新转型发展

中国地质学会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培训研讨班举办

来源:张丽华 姜焕琴 发布时间 2021-04-27

    “这次研讨班太解渴了,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实例分析,让我们对生态修复工作有了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这次研讨班的内容紧密联系实际,非常实用,希望课件给大家分享一下!”4月24日,中国地质学会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培训研讨班在海南海口举办,受到参会学员好评。

       此次培训研讨班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地质工作创新转型发展。发挥地质工作专业优势,推广先进的生态理论和修复技术,讲解生态修复实践案例,探讨生态保护有效解决方案,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

会议现场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兼常务副秘书长朱立新在开班仪式上表示,中国地质学会自1922年成立以来,一直以国家需求为己任,产生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地质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家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此次研讨班是实现地质工作转型发展的需要,是推进地质调查工作精准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作为地质工作者,要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坚持不忘初心,推动地质工作创新转型发展,不断开创地质工作新局面。”在谈到召开此次研讨班的初衷时,朱立新谈了三点认识:一是“十四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需求,地质工作的目标任务、服务对象、工作方式等发生了重大转变,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一项重要职责。二是地质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积累的大量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数据可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中发挥专业优势,为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发挥地质人的作用。三是近年来地质工作者在解决生态环境调查评价监测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为环境保护修复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依然面临一些环境污染和生态修复难题,需要地质工作者提高地质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解决环境修复、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调查等方面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朱利中,自然资源部调查监测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冯文利,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中心首席科学家石建省等专家围绕水循环与生态修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的若干问题、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全力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讲解与分析。

      来自各省(区市)地勘局、地调院、环境监测总站、行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300余人参加了研讨班。


证书查询 |留言板|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