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保护修复新技术新方法交流会召开
11月8日至10日,全国生态保护修复新技术新方法交流会在广东省佛山市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围绕自然资源部关于生态保护修复的一系列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协会组织广泛联系会员单位、全链条衔接产、学、研、用的资源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开展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新模式的推广交流,提升全行业生态保护修复的能力与水平。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汪民,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二级巡视员黄建光、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屈家树等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特邀专家关凤峻、周远波,协会领导武选民、韩子夜、吴琳、赖文生等参加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会长侯金武主持。
会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原则,着力探寻基于自然的地质解决方案,稳步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步伐,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会议强调,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要着力探寻基于自然的地质解决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做“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主题报告,18位专家聚焦矿山生态修复政策、矿山生态修复模式与方法、废弃露天矿综合治理与整合利用、千岛湖流域水环境生态修复、中国山水工程实践与探索、海岸带生态修复的“技”与“行”、开展生态修复·重塑美丽河南、重大工程区创面生态修复、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修复实践与思考、广东省生态保护修复的探索与实践、地质灾害治理与生态修复融合探索、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实践、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实践探索案例、黄土高原区斜坡土壤-植被一体化生态修复技术、流域自然资源碳汇综合调查与评价、闭坑煤矿流域酸性水污染治理“采空空间”控制技术及工程实践、“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修复方案与进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主要法律问题等作专题报告和交流发言。部分研发单位展示了生态修复领域最新技术成果及设备。
常务副秘书长范宏喜,副秘书长李铁锋、马君伟等参加会议并主持学术交流。
本次会议由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主办,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会、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协会联合承办,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欧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森霖造绿有限公司协办。全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领域五百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