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海洋生态修复技术交流会在海口市召开

来源:协会秘书处 作者:郑天啸 发布时间 2024-12-27

12月24日至26日,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海洋生态修复技术交流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会议旨在持续深入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讲话指示和要求,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新技术新方法的交流与应用,提升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科技能力和水平。

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汪民,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剑波分别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会长侯金武主持。

微信图片_20241227144102.jpg会议现场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适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守正创新,坚持生态优先,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系统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健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会议认为,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兼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体系、监测评估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要坚持绿色转型、低碳发展,探索海洋绿色发展路径,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以海洋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沿海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要紧密围绕自然资源部关于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一系列工作部署,提高站位,开阔视野,交流经验,深化认识,不断提升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能力与水平,更加富有成效地推动开展海洋和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会议强调,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地,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海洋生态修复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艰巨的工程,面临着保护修复与开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等历史性的挑战,还面临着技术方法、和评价标准供给不足等问题。推进海洋生态修复工作,必须按照人海和谐共生的总要求,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更加强烈的责任使命感,创新理论实践,更加准确地把握海洋客观规律,更加深入地认识人与海洋的相互作用,更加切实有力地维护人类社会和海洋可持续发展。

会上,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华梅、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原所长余兴光、广东海洋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李承勇、江苏绿岩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波、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副总工程师黄诚、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生态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唐得昊、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张一帆、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岸带室主任陈斌、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大队海洋生态修复中心主任刘建涛、海南省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会长黄卓雄,分别就《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与实践》、《南方植物新品种金滩柽柳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应用》、《无人机检测技术在海滩垃圾识别中的应用》、《以自然的方式恢复水生态岸线技术-构建新碳海岸带》、《地质调查支撑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实践与建议》、《海洋生态调查监测案例分析及保护修复可行性建议》、《广东省海洋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及其示范效应》、《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和工程案例》、《久久为功 精准施策 再现北国“金沙滩”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水文与生物综合调查在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实践探索》等不同方面进行了交流。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副会长刘随臣、韩子夜、吴琳、丁传锡、周远波、监事长赖文生,海南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廖香俊出席会议。相关从事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业务的主管部门、项目承担单位、技术研发专家、会员单位等代表约百人参会。

本次会议由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主办,海南省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承办。


证书查询 |留言板|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