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甘肃厅完善矿山生态修复激励措施

规范项目土石料处置程序,加强矿区资源综合利用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发布时间 2025-04-15

  4月2日,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严守土石料利用政策底线进一步完善矿山生态修复激励措施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围绕构建完善矿山生态修复激励与约束并举制度,聚焦堵漏洞、守底线、增动力、促规范,在严守政策底线、完善激励政策两方面提出具体措施要求。

  甘肃省矿产资源开发时间长、强度大,矿山生态修复历史欠账多、资金缺口大。2019年以来,甘肃厅持续加强政策、资金和技术投入,有力推动了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但一些地方在实施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中过度采挖、违规销售土石料,甚至打着生态修复旗号违法采矿,被执法部门查处,引发社会关注。《实施细则》的出台旨在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并重的政策体系,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矿山生态修复规范有序开展。

  在严守政策底线堵漏洞方面,《实施细则》针对近年来个别地方出现的对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土石料利用政策把握不准确、修复项目科学性合理性不足、项目立项实施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按照“明底线、设路标、严监管、防跑偏”的思路,充分衔接国家层面现有政策规定,进一步优化、细化了有关要求。《实施细则》强调,要严格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管理边界,细化土石料合理利用要求,优化矿山生态修复方案编报审查要求,进一步严格规范土石料处置程序。同时,根据项目投资额度、土石料对外销售数量等情况,对矿山生态修复方案及其工程设计实行提级审查备案。

  在完善激励政策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实施细则》围绕进一步发挥激励措施综合效用,从加强矿区资源综合利用、促进矿区土地资源盘活利用、畅通指标流转使用渠道等3个方面加大政策供给。一是加强矿区资源综合利用。鼓励废石、煤矸石、尾矿在严格污染风险管控、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确保环境安全的前提下用于土壤改良、采坑及塌陷区回填等。鼓励优质表土以及乡土植物等资源就地利用。二是促进矿区土地资源盘活利用。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作用,推动存量采矿用地综合利用。《实施细则》要求,各地在编制县、乡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其详细规划时,因地制宜确定矿区土地复垦利用方向。在确保调整后本行政区域内各地类的面积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允许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实施范围内复垦修复新增农用地按规定认定地类后,用于占补平衡。三是畅通指标流转使用渠道。《实施细则》强调,要用足用好采矿项目用地增存挂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耕地占补平衡等已有政策,推动新增和腾退指标合理使用。鼓励地方积极探索拓展存量采矿用地复垦修复新增农用地指标流转使用渠道,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变更地类后可认定用于林地、湿地占补平衡,并根据修复面积给予用林定额和湿地指标奖励。

证书查询 |留言板|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