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链状地灾来临时,该如何应对?
7月17日,湖南省古丈县默戎镇龙鼻村突发泥石流灾害,由于预判及时,受威胁的500余名村民得以安全转移,未造成人员伤亡。专家指出,这起地灾具有典型的链状特点,隐蔽性、随机性大,规模很小但破坏力极强,防范起来非常困难。近年来,在人类工程、气候变化、地震等诱发因素影响下,这类“链状”、“变异”的地质灾害正在我国逐渐露头并日益凸显,结合一些大的灾害特点,根据灾害变异情况、成灾模式加强培训,成为当务之急。 7月17日,湖南省古丈县默戎镇龙鼻村突发泥石流灾害,由于预判及时,受威胁的500余名村民得以安全转移,未造成人员伤亡。专家指出,这起地灾具有典型的链状特点,隐蔽性、随机性大,规模很小但破坏力极强,防范起来非常困难。近年来,在人类工程、气候变化、地震等诱发因素影响下,这类“链状”、“变异”的地质灾害正在我国逐渐露头并日益凸显,结合一些大的灾害特点,根据灾害变异情况、成灾模式加强培训,成为当务之急。
本报记者 范宏喜
用“惊心动魄”形容7月17日湖南省古丈县默戎镇龙鼻村突发的泥石流灾害,一点也不为过。
1个小时,默戎镇的最大降雨量达达到104.9毫米,创下今年以来湖南省降雨量的最大强度;15分钟内,500多名村民迅速转移,泥石流随后倾泻而下,无一人员伤亡。
正如当天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表扬通报所说:防御暴雨山洪灾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及时预警、果断处置,提前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
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村民得以及时转移而没有陷入这场灾难之中?面对新一轮强降雨我们该如何应对?从龙鼻村泥石流灾害中应该得到那些启示?
突 发
发现山体“冒水”,组织受威胁村民紧急疏散古丈县默戎镇龙鼻村四面环山,位于地势低洼地带,全村共有3000多人,其中有500多人居住在山体100米以内的地带。在泥石流发生之前,险情就已经随着持续强降雨不断显现。
7月17日上午,在村子的一座山上,广州铁路集团张家界工务段看守员史许保正在铁路沿线巡查,发现山上不时有泥石滚下,而水流也越来越大。史许保马上打电话向工务段领导汇报说,要塌方啦,快封锁铁路!
10点20分,湖南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向古丈县发送短时预警信息,并电话告知古丈县国土资源局注意防范短时强降雨引发突发性地质灾害。
龙鼻村村主任石远忠说:“16日下午就收到了古丈县有大暴雨的通知,镇长要求我们村干部加强巡查,发现灾情及时转移老百姓。”接到通知后,早已做好应对灾情心理准备的石远忠从17日早晨暴雨一开始就关注着村后的山体。9点58分,当他发现山体开始“冒水”时,马上就意识到了将有危险发生,便立刻通知村里的民兵和各组组长,发动青壮年劳动力组织村民转移。
在村干部的组织下,村民开始紧急撤离。11点50分,龙鼻村排挤楼组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的500多村民就已被成功转移疏散。15分钟后,排挤楼组发生泥石流,方量达1万多立方米,5栋14间房屋被瞬间摧毁。
当时,古丈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副主任石卫国就在现场。10点多,他在巡查路上接到石远忠消息后,便赶往龙鼻村。当时,S229公路沿线因大雨有几处塌方,已经被交通管制。巡查组一行只好坐一段车,走一段路。石卫国赶到现场时发现,泥石流从焦柳铁路隧道口的正上方滑下来,铁路下方就是龙鼻村村民住的地方。默戎镇默戎村、李家寨村、九龙村等还因暴雨发生了泥石流3起,造成8栋房屋垮塌,但因转移果断、及时,默戎镇全镇没有一人伤亡。
对于灾害形成的原因,在默戎镇龙鼻村开展灾后应急调查的湖南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党委书记刘湘滇分析道:“当地降雨量太大、太集中,两边大量湍急的雨水迅速集中往沟中间汇聚,雨水无法迅速流走,一部分往外喷涌,一部分则潜藏在山体饱和的泥土层,形成泥浆,松动之后,瞬间沿着陡峭的山坡滑下来。”
暴雨期间山上冒水,怎么能判断出可能发生灾害呢?刘湘滇说,在龙鼻村这个新增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专家前期认定山体很陡峭,切割比较厉害,且山体上有一条不太深的小沟。这样的结构看似稳定,实际可能带来突发变化。由于一线群防群测员每天都要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发现了灾害发生的前兆,及时转移了受威胁的村民。
奇 迹
500多人安全撤离,预警预报流程清晰可见
古丈县默戎镇龙鼻村泥石流灾害方量只有1万多立方米,但冲击力和破坏性却非常大,这是为什么?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总工程师殷跃平说,这种事例在全国比较多见,可我们每次赶到现场都非常震惊。据他介绍,此类泥石流灾害隐蔽性很强,规模也不大,但成灾后的冲击力、破坏力却非常强烈,具有高位、高速、远程和气浪等链状地质灾害特点。在山体上的滑坡和塌方发生之后,能迅速转化成动力很强的泥石流,特别容易形成重、特大地质灾害,造成群死群伤事件,防范起来也非常困难。这次龙鼻村发生的泥石流灾害,500多人安全撤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应该说是一个奇迹。
这次泥石流灾害从发现险情,到村民转移只用了半个小时,这距离灾害发生虽然只有短短的15分钟,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置的各个流程环节却清晰可见:古丈县在接到湖南省国土资源厅通知后,开始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24小时监测;7月17日泥石流发生当天,古丈县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在巡查中发现地质灾害险情后,又重点组织转移了受威胁严重的5户26人,撤离了周围受影响的500多人。
据了解,早在2011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要求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四大体系加强防范:一是做好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圈定地质灾害隐患点;二是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对每个隐患点开展群测群防;三是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组建群专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四是做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科学开展地质灾害的 工程治理。
这次龙鼻村泥石流灾害从气象预警开始就非常成功,早期发出预警预报。之前进行的防灾避险培训和应急演练,使当地群众丰富了防灾减灾知识,增强了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因此,一旦发现灾害前兆,在短时间内就进行了成功撤离。
时间回到6月30日23点,湖南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召开了地质灾害防治紧急调度部署会。会议结束时已是7月1日凌晨2点,6支队伍连夜出发,早上8点全部到位后,便立即投身到当地地质灾害防范和应急一线。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尹学朗说,这样的地质灾害技术会商和紧急调度在汛期几乎每天都有。每年汛期,省厅都会提前部署、启动预案,并与有关部门落实行政“一把手”负责制,组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汛前隐患巡查,开展“防灾知识送下乡”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示范县”创建等活动,实现省市两级及部分重点县市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平台互联互通,确保全年不发生地质灾害群死群伤事故。
记者了解到,在一个叫作“省厅汛前排查”的微信群里,应急督查的专家每到一处地质灾害点,都会即时发送地灾现场的图片、灾情报告和应急处置措施。而到深夜,每个应急督导组的正式报告也会同步提交至这个微信群。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处长刘五一在微信群随时调度应急工作,并根据情况赴灾情严重地区现场指挥。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2日,湖南厅地质环境处开展年度地质灾害应急调度工作已累计派出省级应急调查队伍18批次80人,完成市县值班室值班值守情况抽查168次,完成重要隐患点督查220次。
殷跃平说,湖南省部分地区属地质灾害易发高发区,早期的地质灾害调查就已经将古丈县龙鼻村的隐患点进行了圈定,由于这个点很小,不可能列为重点防治工程治理,但已列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带,纳入到群测群防体系实施监测预警。
关 键
地灾发生时间短、速度快,识别前兆是重点
每天早上8点,“湖南地环”QQ群总会准时而且不断地响起。经历了一个晚上的值班,全省14个市州及122个县市区的地质灾害情况在这个QQ群中逐渐汇总。暴雨来临前,气象信息会在群里公布;暴雨中,总会有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地质环境科的工作人员请求湖南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提供所在区域的实时卫星云图。
刘五一介绍,在这个QQ群里,还有全省1.8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2.2万多位乡、村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坚守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而在汛期开始前的3月份,在湘西、湘南、湘中、环洞庭湖片区,湖南厅组织的7个巡查组、167名地灾技术专家、1.87万名地灾群测群防员就已对全省1.8万余处地灾隐患点开展了汛前巡查。
7月4日凌晨,汨罗市川山坪镇玉池山村支部书记陈海波像往常一样带领地质灾害巡查队进行例行巡查。巡查中,他突然发现山沟里原本清澈的流水变得十分浑浊。根据这一反常现象,他立刻判断很有可能要发生地质灾害。陈海波立即将险情向川山坪镇人民政府报告,并迅速组织村民撤离。经过两个小时紧张有序地疏散撤离,142户526名村民全部及时撤出;10分钟不到,伴随着一声巨响,大型山洪泥石流暴发,无一人伤亡。
据了解,截至7月12日,湖南省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116起,紧急转移受威胁群众12494人,避免人员伤亡1559人,挽回经济损失2618万元。
湖南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地质灾害易发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1%,现已查明各类地质灾害隐患近2万处,威胁人口多,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巨大。
2014年,湖南、甘肃、四川、云南四省被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列为全国重点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的省份。随后,湖南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联合出台了《地质灾害专项资金筹措和使用办法》,重点开展调查评价、监测预警、搬迁避让、灾害治理、能力建设五大工程,实现全面建成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下降的目标。
殷跃平指出,实践证明,推广重点省份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的做法非常科学可行,应该继续推进。由于经过调查评价、早期识别的专业培训,陈海波、石远忠分别在这两次泥石流发生前发现山体冒出浑浊的黄水,报告给镇政府和国土资源局领导,在得到政府支持后迅速、顺利组织群众转移。所以,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非常关键。殷跃平认为,所有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虽然发生时间短、速度快,但都会有一些前兆。如滑坡前面的滚石下来,或者是滑坡转化成泥石流,就要有意识地到现场查看,看到坡体在一点一点地膨胀时,就预示着很快要发生泥石流;有时发现一条沟谷突然断水,可能是崩塌滑坡体堵死了流水并正在形成堰塞湖,就要马上进行人员撤离。因此,很多前兆都很明显,关键是要抓住时机。目前,全国也在开展这方面的知识培训,特别是灾害发生前的短临知识培训,也就是说,灾害发生前的十几分钟怎么进行人员撤离,这是最重要的。
此外,殷跃平还指出,通过回顾古丈县龙鼻村这次泥石流灾害事件,更体现出了政府监管的重要性。首先,政府要督促地质灾害四大体系建设尽快到位,并要很好地执行。在早期也有一些教训,个别大中型企业对当地乡镇政府和群测群防人员发出的预警置若罔闻,总认为不可能有地质灾害发生。而实际上这些人员都经过了专门的培训,常年巡查在防灾减灾一线,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更具有责任担当的意识。其次,政府还要组织四大体系建设具体行动。如监测预警、组织转移、搬迁避让、专业知识如何落地等,地方国土资源部门、乡镇领导、村党支部书记和村长等基层干部都要分工明确,一抓到底。
应 对
根据灾害特点开展针对性培训,增强防范能力
据了解,链状地质灾害都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等特点。1996年12月2日,贵州省贵阳市主城区发生过一次方量为2.6万立方米的滑坡,虽然体积很小,但却酿成了特大灾害,死亡人数达35人。通过调查,那次滑坡为典型的基岩顺层滑坡,滑坡体下滑速度极快、时间极短,全过程只有5秒左右。后经计算,其下滑推移速度近10米/秒,为高速滑坡。显然,这样的突发性滑坡如未提前预测,很难及时反应逃离。
还有2013年发生在云南镇雄的“1·11”特大滑坡,受灾群众恰恰居住在地势平缓、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的沟口地带。滑坡虽然只有20万立方米,但发生时速度很快,人员来不及躲避和疏散,导致46人死亡。
通过现场调查、无人机获取的影像分析可以明显看出,滑坡物源启动后,在快速运动过程中还对斜坡和沟谷的残坡积层土层发生了碰撞和铲刮,不但携带了很多岩土体和碎屑物,还产生了大量烟雾、灰尘和响声,这种高位滑动具有“铲刮效应”,使滑坡堆积体增加到至少40万立方米,加剧了滑坡的危害性,是典型的高速远程滑坡。因为物源区根本不在人们防范的视线内,因此隐蔽性非常高,大大增加了防范和避险的难度。
7月21日,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好当前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提出了7项举措加强汛期地灾防治工作。
对此,殷跃平强调,目前,地质灾害的隐蔽性、随机性越来越大,而发生的规模却越来越小,专业队伍如何加强这方面的早期识别,想办法尽快把这类灾害点寻找出来,应成为防灾减灾工作的当务之急。特别是这类地质灾害具有链状特点,高位启动以后转化成泥石流,再形成堰塞湖,冲击力、破坏力非常大。下一步如何加强评估、开展专业培训就显得非常重要。应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让他们到乡村再对村干部和老百姓进行培训,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同时,每次培训都应结合大灾特点增加新的内容,比如针对此次古丈县龙鼻村泥石流灾害高位、高速、远程和气浪等灾害链的特点,就应着重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识别能力。
此外,专家近期又发出两点提醒:一是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雨区出现“北抬东移”现象,使以往地质灾害防治压力相对较轻的北方地区,有可能成为多发区;二是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强降雨结束后,饱和的土体发生突发滑坡等灾害的概率较高,应该更加保持高度警惕性。
针对今年北方受汛期地灾影响较大的实际情况,殷跃平特别指出,目前,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特殊的黄土地质结构,导致地质灾害易发频发。同时,受地理环境影响,一些居民住房、城乡建设、厂矿企业选址很难有效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多数建设场地有切坡削坡、挖方填方现象,形成了大量高陡边坡隐患,威胁十分严重。再加上持续强降雨,局地的日降水量超历史极值,隐患点险情进一步加重。因此,要加大地质灾害排查巡查力度,及时发现新的风险点,确定重点防范区域,加强应急值守,及时采取紧急避让防范措施。与此同时,还要紧紧盯住防治工作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及时修订完善预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无缝覆盖”的防御体系,确保每一位受威胁群众都有明确的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
据分析,未来5年,我国由强降雨、地震诱发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将呈现高发态势,地质灾害突发性、异常性、隐蔽性形势更强,形势更加严重。那么,应该如何增强防范意识和积极应对?
对此,殷跃平强调,从识别能力来看,大型滑坡体容易发现和识别。对一些规模越来越小的高位高速远程滑坡,要改变以往的调查工作方式,应以区、带的角度划定危险区域,把这个危险区域确定之后,结合其特点开展知识培训。特别是在人类工程、气候变化、地震等诱发因素影响下,近几年这类“链状”、“变异”的地质灾害正在我国逐渐露头并日益凸显。所以,仅靠一般的培训知识不行,必须结合一些大的灾害特点,根据灾害新的变异情况、成灾模式加强培训。只有开展这种针对性强、结合当地实际的培训、取得好的防灾减灾成效,老百姓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才能随之增强和提高,才能随之深化。这些,在以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将会成为重点。
链接
什么是链状地质灾害?
链状地灾是指崩塌、滑坡体遭遇强暴雨后迅速转化成山洪泥石流的灾害,具有分布广、灾发性和破坏性强等特征。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常常会诱发出一连串的次生灾害,这种灾害现象往往具有连发性或链状性,并形成地质灾害链。在高山地区,暴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链较为常见,具有高位、高速、远程、气浪,以及隐蔽性及容易链状成灾等特点,能够在高位启动以后转化成泥石流,再形成堰塞湖。虽然这类地质灾害看似规模不大,但隐蔽性强,冲击力、破坏力极大,每年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当前调查排查和防范应对的重中之重。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